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一个英国人的汉译英试译(以此接得某大项目)
Thread poster: Alan Wang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对原文的几点意见 Mar 28, 2009

nyleda wrote:

ysun wrote:

nyleda wrote:

……“采用失重称量法”不同于“使用失重称称量”。本句的重点是说明入料过程所采用的方法,而不是对过程的操作步骤进行说明。

原文:
... 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原译:
…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
nyleda,

谢谢您的评论。首先,如果我把原文精简为以下句子,您看是否违背原意:
... 采用失重称量法把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

其次,我理解 wherestip 译的只是后半句,即“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如果想把“采用失重称量法”加上,那么可在前面加上 by using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例如
..., by using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charged into the kneading chamber of the knead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ture proportion (or mixing ratio).

确实如您所说,“失重称的量斗的容量有限”,但一般都是把它的容量设计得比混捏腔大很多。假设每次需要往混捏腔加入100 kg 粉料,那么我们可以在减重式秤内一次性加入1000 kg的粉料,足以配10次料。而且,对于粉料和沥青应该分别使用两个减重式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称重和配比的精确度。换言之,粉和沥青不能在秤里就发生任何程度的混合。[


谢谢指正。失重称的量斗容积较大,一次装满可以多次给混捏腔填充物料。但本句的要点并非在此。

仍然从原文出发。原文说配料“采用失重称量法”,没说“使用失重称称量”。这个区别很重要。“失重称量法”是一种称量法,也即是方法、原理。这是理解本句的第一个关健。原句实际上很简单,甚至可以简化成“我们采用失重称量法来配料”,而略去其他部分。当然作者并没这么做,而是接着说明采用这个方法的要求和结果,这也是理解本句的第二个关键。作者说采用这个方法的要求是:“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和沥青”已经预备好;而其结果则是:备好的原料被“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请注意,原文中仅说明了采用某方法的要求和结果,而未说明施行这个方法的具体步骤。原句的谓语部分说明结果,而非步骤。遗憾的是,原句的复杂结构无意中模糊了作者的本来意图,留下了疑点,迫使译者绕行。客户忘记了一件事:本专业的译者与本专业的工程师仍有不同。不过这个不同是很正常的。反而是相同才会显得奇怪。

我发帖的原意不是讨论译文是否流畅,而是想到了一个与基本思路或着眼点有关的问题,即在技术翻译过程中,能否以“尽量从原文出发”的方式,对原文及原作者给予更多一点的尊重(着重号在“多一点”上)? 译者有恒尺,须恒养之;内养之余,当恒求诸于外。原文是外部源泉,是“外”的一种。

但考虑到您已经提出了改进后的译文,我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了。无论好坏对错,算是避无可避。我觉得原译文是极好的。好在既能领会作者意图,紧贴原文,又能保持叙事清晰,文意流畅。读书时老师教我学写的英文,有一种就是这样,可惜我总不能使老师满意。另外中文原稿的文字在我看来也极有功夫。能达到那种水平,遗憾会减少很多。

[Edited at 2009-03-28 02:14 GMT]

谢谢您的评论。先不说原译文是否极好,是否还有改进余地。先来看看中文原稿的文字是否毫无瑕疵。您说,“中文原稿的文字在我看来也极有功夫。能达到那种水平,遗憾会减少很多”。那么该稿是否还有改进余地?如果提出改进意见是否就是对原文及原作者不够尊重?鄙人是工科毕业,自知文字功夫欠佳,然而对于明显的错误还是看得出来的。既然有错,应该就可以批评。对于原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需要称重”这四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如果把这四个字删去,对原句意思不但无负面影响,反而可避免误解。
2. “配比”的“比”就是指比例,所以“配比比例”中的“比例”两字也是多余的。
3. 至于“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既然用了“加入”,那么“内”字就是多余的。“加入到”的“到”字也是多余的。所以“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可以改为“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或者改为“加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当然,这些改动并不影响翻译。
4. 关键在于,“把需要称重…的粉料和沥青…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会使人误以为是将粉料和沥青在混捏腔内称重。显然,加入混捏腔的目的是混捏,而不是称重。一旦加入混捏腔之后,粉料和沥青就已经混合,如何再按照配比称重?而且,如果在加入混捏腔之前不称重,如何能达到要求的配比?所以,最起码应该把“需要称重”改为“经称重”才可避免误解。

您前面说,“是否能将原文对错一事暂时搁置,留给工程师们去判定”。试问,若不先搞清原文对错,如何才能提出正确的译文。况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问原作者,往往就得靠自己经过研究后作出判断。以上几点就是我作为一名化工工程师作出的判断。虽然我对碳素产品生产毫无经验,但原文所描述的过程及设备与我所熟悉的化工过程及设备其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相对而言,这是些比较简单的过程及设备。以上拙见,欢迎批评指正。对于我修改的译文,也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一点修改 Mar 28, 2009

原文:
... 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原译文:
…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
... See more
原文:
... 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原译文:
…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

我建议的译文:
..., by using loss-of-weight scaling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weighed and charged into the kneading chamber of the knead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欢迎批评指正!
Collapse


 
nigerose
nigerose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Chinese to English
+ ...
精益求精 Mar 28, 2009

ysun wrote:

原文:
... 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原译文:
…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

我建议的译文:
..., by using loss-of-weight scaling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weighed and charged into the kneading chamber of the knead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欢迎批评指正!


“失重称量法”应该叫“减差称量法、减重称量法,weighing by difference”才对吧。
参见《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四版。不知道在这里是否适用。

Weighing by difference is the most accurate method to measure quantitatively the mass of a solid sample. This procedure involves repetitive weighings of a weighing bottle containing a quantity of solid reagent. As the solid is removed to another vessel, the mass of the weighing bottle contents decreases. Upon reweighing, a lower mass is fou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wo masses represents the mass of solid reagent transferred to the vessel. Hence, the phrase "weighing by difference".

http://www.chemistry.mtu.edu/~djchesne/classes/ch4222/Experiments/balex.htm

如果适用,“are weighed and charged into” 可以改成“are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举例:
google约有 70 项符合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 的查询结果
例如:sample is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 a beaker and then dissolved in water.

ratio最地道的搭配应该是i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最好改成in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符合工艺要求”用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地道一些。

全句可以改成: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 the kneading chamber of the kneading machine in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25个单词)

这一步其实是称重加料步骤,用weigh by difference into就可以了。


[修改时间: 2009-03-28 10:46 GMT]


 
nigerose
nigerose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Chinese to English
+ ...
再讨论 Mar 28, 2009

pkchan wrote:

『现在她的网站好像不能访问了』=现在好像不能访问她的网站了?

[修改时间: 2009-03-27 13:37 GMT]


姜还是老的辣 = 还是老的姜辣 ??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关于“地道” Mar 28, 2009

要说地道,我认为经 Steve 修改的译文就已经很地道了。尽管 Steve 说他只是对原译文“稍加整理”,但他纠正了原译文中一个很容易使读者误解的概念性错误。 我之所以在他修改的基础上又作了个别修改,只是出于我的 preference。如果不改,也是可以的。 前面nyleda说,“译者似是行内人”。我的判断正好相反,“译者似是行外人”。

你认为“失重称量法”应该译为 "w
... See more
要说地道,我认为经 Steve 修改的译文就已经很地道了。尽管 Steve 说他只是对原译文“稍加整理”,但他纠正了原译文中一个很容易使读者误解的概念性错误。 我之所以在他修改的基础上又作了个别修改,只是出于我的 preference。如果不改,也是可以的。 前面nyleda说,“译者似是行内人”。我的判断正好相反,“译者似是行外人”。

你认为“失重称量法”应该译为 "weighing by difference” 才对。 我认为,虽然 "weighing by difference” 是“减重称量法”的意思,但并非是唯一的译法。 你若仔细看一下你 Google 的结果,恐怕就会发现“weighing by difference” 主要用于实验室的情况。

此外,很难说 “in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与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相比或 “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与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相比哪个更地道一些。这几种说法都对,用得也都很普遍。
nigerose wrote:

“失重称量法”应该叫“减差称量法、减重称量法,weighing by difference”才对吧。
参见《英汉化学化工词汇》第四版。不知道在这里是否适用。


如果适用,“are weighed and charged into” 可以改成“are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举例:
google约有 70 项符合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 的查询结果
例如:sample is weighed by difference into a beaker and then dissolved in water.

ratio最地道的搭配应该是i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最好改成in the specified mixing ratio。


“符合工艺要求”用meet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地道一些。
Collapse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语法错误 Mar 28, 2009

原文:
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英国人的译文:
During the initial batch feeding stage,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最初读这句译文时就觉得语法上有个较大的错误。当时没提是怕 dumont 太得意。:D 现在提出来只是想说明,那篇译文并非完美无瑕,而且讨论一下语法也不无裨益。我想,dumont 应该能看出问题。如果他现在还看不出来,那就当我没说,当那译文没错。;)


 
nyleda
nyleda
English to Chinese
文字风格 Mar 29, 2009

ysun wrote:

……对于原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需要称重”这四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如果把这四个字删去,对原句意思不但无负面影响,反而可避免误解。
2. “配比”的“比”就是指比例,所以“配比比例”中的“比例”两字也是多余的。
3. 至于“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既然用了“加入”,那么“内”字就是多余的。“加入到”的“到”字也是多余的。所以“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可以改为“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或者改为“加到混捏机的混捏腔 内”。当然,这些改动并不影响翻译。
4. 关键在于,“把需要称重…的粉料和沥青…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会使人误以为是将粉料和沥青在混捏腔内称重。显然,加入混捏腔的目的是混捏,而不是称重。一旦加入混捏腔之后,粉料和沥 青就已经混合,如何再按照配比称重?而且,如果在加入混捏腔之前不称重,如何能达到要求的配比?所以,最起码应该把“需要称重”改为“经称重”才可避免误解。


原文全句为“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隔行如隔山,我没有资格评论原文的对错,但可以讨论原作者的汉语表达风格。先说“配比比例”这个复合词。我理解“配比”是一个术语,其含义大体是,不同材料混合时在总体积或总重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量。这些相对份量的值构成一个比例,如w1:w2:w3...。所以配比是一种特殊的比例。读者可以不知道“配比”为何物、作何解;但读者可以推断“配比比例”必定是一种比例,而不能是别的概念。有些译者可能译不出“配比”,但一定能译出“配比比例”的后一半“比例”。差别虽然微小,但也体现了作者对通讯效率把握。

相类似地,“加入到……内”这样一个动词构造,也是为了方便读者,以取得更好的通讯效果。反之,一个在结构上更为简单的动词“加入”,在连接上复杂宾语之后,将难以保证高效率的通讯。“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这句话的后半部,比前半部难读得多。一个解决办法是同时改写前半部,如“按规定配比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如果只有一个混捏腔,还可删去“混捏机的”四字。但这样一来,文字的风格就大不相同了。俗话“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以用来称赞文字结构的严谨。

关于“需要称重”这个限定语的使用,不从专业角度,仅由上下文相关的原则出发,可以理解为承应前文的“采用失重称量法”。从这个承应关系可知,所采用的这一方法要求待配的物料被称重,如果再跟后面的动词联系起来考虑,还可知道这些物料将会被分批次地送进某个目的容器。

附带说明一下,原句是无主句,在汉语中实属平常。省略的主语是“我们”,位置是在“采用”一词之前。这里岔开一句,我知道有人读了大量古文之后,写技术文字,连术语跟术语都要“骈”起来,写成“美文”,那也不去说了,竟然还要一逗到底(标点“复古”?),并且通篇少见主语,走到如此极端,让我无语。回到原句,这个主语,在我看来是可留可省。留下可使语法完整,省去也不影响我阅读。

写给不同人看的文字,其繁简程度可以相差很大。这篇中文原稿行文繁易适当,可读性相当高。惟有所讨论的这句话比较费解。但有时重要文件里的话也很费解,比如“不折腾”。虽然对象和效果不同,一个与行业术语的使用表达有关,另一个实际上是对汉语的(一种)污染,但结果都可用“费解”一词定其性质。

仅适用于我个人,这篇文字可用为写作参考。当然到底好不好,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但别人的批评能强化我的参照系,使之升级,实在是求之不得。

[Edited at 2009-03-29 05:56 GMT]


 
nyleda
nyleda
English to Chinese
译者有尺。原稿养尺。 Mar 29, 2009

ysun wrote:

nyleda wrote:

……
我发帖的原意不是讨论译文是否流畅,而是想到了一个与基本思路或着眼点有关的问题,即在技术翻译过程中,能否以“尽量从原文出发”的方式,对原文及原作者给予更多一点的尊重(着重号在“多一点”上)? 译者有恒尺,须恒养之;内养之余,当恒求诸于外。原文是外部源泉,是“外”的一种。

但考虑到您已经提出了改进后的译文,我必须说出自己的看法了。无论好坏对错,算是避无可避。我觉得原译文是极好的。好在既能领会作者意图,紧贴原文,又能保持叙事清晰,文意流畅。读书时老师教我学写的英文,有一种就是这样,可惜我总不能使老师满意。另外中文原稿的文字在我看来也极有功夫。能达到那种水平,遗憾会减少很多。

谢谢您的评论。先不说原译文是否极好,是否还有改进余地。先来看看中文原稿的文字是否毫无瑕疵。您说,“中文原稿的文字在我看来也极有功夫。能达到那种水平,遗憾会减少很多”。那么该稿是否还有改进余地?如果提出改进意见是否就是对原文及原作者不够尊重?鄙人是工科毕业,自知文字功夫欠佳,然而对于明显的错误还是看得出来的。既然有错,应该就可以批评。……

您前面说,“是否能将原文对错一事暂时搁置,留给工程师们去判定”。试问,若不先搞清原文对错,如何才能提出正确的译文。况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去问原作者,往往就得靠自己经过研究后作出判断。以上几点就是我作为一名化工工程师作出的判断。虽然我对碳素产品生产毫无经验,但原文所描述的过程及设备与我所熟悉的化工过程及设备其原理是一样的,而且相对而言,这是些比较简单的过程及设备。以上拙见,欢迎批评指正。对于我修改的译文,也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能理解您说的情况。想来那是一件十分无奈的事,偏偏又经常发生,而且防不胜防;照原文译客户发现后反而认为是译者水平不够;所以译者要有一把尺,并且不得不时常使用,极度影响效率,丢失经济效益。但译者的这把尺也是要养护的。我说的不是用尺,而是养尺。译者有尺,原稿养尺。除了词典、参考书,原稿也是很重要的外部源泉。当然读得多了,在标准提高的同时,也开始形成思维定式,可算作是疲倦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有时换个角度看,权当休息了,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对原译文很佩服。能做到贴切而又流畅,那是很高的造诣。但这完全是个人见解。原译文对本句的处理,也同样是贴切流畅。我实在感觉不到有何不妥之处。还请您教我。这里先谢过了!


 
nigerose
nigerose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Chinese to English
+ ...
一般般 Mar 29, 2009

原稿和原译文都一般般,还行。属于阅读过后和翻译过后可以忘记以减轻头脑负担的文字。

 
Alan Wang
Alan Wang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如堕五里雾中 Mar 29, 2009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除了已知的,没有看出来什么更多的问题。我对语法是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的,再说我自己也常犯一些语法问题。我一般对别人的译文不太苛求,除非是很明显的问题。这大概是我在给国内一些公司处理校对任务时形成的习惯,也是考虑到自己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因此防着别人对我的译文也过于吹毛求疵,哈哈。

看来,还是孙先生仔细,精益求精的
... See more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除了已知的,没有看出来什么更多的问题。我对语法是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的,再说我自己也常犯一些语法问题。我一般对别人的译文不太苛求,除非是很明显的问题。这大概是我在给国内一些公司处理校对任务时形成的习惯,也是考虑到自己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因此防着别人对我的译文也过于吹毛求疵,哈哈。

看来,还是孙先生仔细,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卖完官司以后,还是透露一下吧


ysun wrote:

原文:
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英国人的译文:
During the initial batch feeding stage,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最初读这句译文时就觉得语法上有个较大的错误。当时没提是怕 dumont 太得意。:D 现在提出来只是想说明,那篇译文并非完美无瑕,而且讨论一下语法也不无裨益。我想,dumont 应该能看出问题。如果他现在还看不出来,那就当我没说,当那译文没错。;)
Collapse


 
calpain
calpain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English to Chinese
+ ...
by Mar 29, 2009

ysun wrote:

原文:
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英国人的译文:
During the initial batch feeding stage, making use of the loss-of-weight method, powders and asphalt that need weighing and comply with the process requirements are placed into the kneading cavity of the knead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d mixture proportions.

最初读这句译文时就觉得语法上有个较大的错误。当时没提是怕 dumont 太得意。:D 现在提出来只是想说明,那篇译文并非完美无瑕,而且讨论一下语法也不无裨益。我想,dumont 应该能看出问题。如果他现在还看不出来,那就当我没说,当那译文没错。;)


making use of前加上by是否更合适些


 
nigerose
nigerose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21:56
Chinese to English
+ ...
悬垂分词 Mar 29, 2009

making use of前面可以不加by。making use of (其实用using就可以了)在这里是悬垂分词结构,按标准语法是错误的,但有时是允许的。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报刊和科技文体中,悬垂分词的使用并未受到严格的限制。”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2100826

‘一般说来,在�
... See more
making use of前面可以不加by。making use of (其实用using就可以了)在这里是悬垂分词结构,按标准语法是错误的,但有时是允许的。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报刊和科技文体中,悬垂分词的使用并未受到严格的限制。”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2100826

‘一般说来,在科技语体或商贸英语中,“悬垂分词”应视为正常,因为科技语体通常避免使用人称主语。'
http://www.ahmasez.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6

“我对语法是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的”-Dumont
做翻译首先要讲语法道道。一些科技翻译从业者,语法基础不牢,仅凭“专业知识”对原文进行“理解”,翻译时就出现错误。
最可怕的翻译错误,是不对照原文看不出错误(有时还看似翻译得很专业),但一对照原文就谬以千里。




[修改时间: 2009-03-29 10:13 GMT]
Collapse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 Mar 29, 2009

dumont wrote:

如堕五里雾中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除了已知的,没有看出来什么更多的问题。我对语法是讲不出什么道道来的,再说我自己也常犯一些语法问题。我一般对别人的译文不太苛求,除非是很明显的问题。这大概是我在给国内一些公司处理校对任务时形成的习惯,也是考虑到自己的水平也不过如此,因此防着别人对我的译文也过于吹毛求疵,哈哈。

哈哈,我知道你要高兴了。 除了讨论翻译问题时,对别人的译文确实不应过于吹毛求疵。

原译文中,“making use of” 的逻辑主语不是 “powders and asphalt”,所以这种结构是错误的。非常同意 nigerose 提供的此链接中的这番话:
http://ks.cn.yahoo.com/question/?qid=1406082100826

分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亦称隐含主语)通常应是整个句子的主语;如果不是,而且其本身也不带自己的主语(如在独立主格结构中),就被认为是一个语言失误。这个分词就叫做“悬垂分词”(dangling participle)或“无依附分词 ”(unattached participle)。例如:(1)Getting down from the bus,my ankle was sprained.(2)Driving to Chicago that night,a sudden thought struck me.这样的句子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是应该避免的。


在 nigerose 提供的另一链接中,这个例句是错误的:
http://www.ahmasez.com.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96

3. 悬垂分词的主语隐含在句义中。例如:
(1) Standing on the tower, the whole town could be seen.
站在塔楼上,可以看见全镇。

应该是,例如:Standing on the tower, I could see the whole town.

同意 peng zhou 的建议。在大量采用被动语态的科技文章中,“by using” 之类的形式是常用的。例如:
http://www.wipo.int/pctdb/en/wo.jsp?wo=1997010011&IA=US1996014195&DISPLAY=STATUS


The amount of THF needed (44 ml) in the coating solution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equation W(silicone solid) /V(THF) = 0.04 for a 37.5% heparin coating solution. Finally, the manufacturer crosslinker solution was added by using Pasteur P-pipet. The amount of crosslinker added was formed to effect the release rate profile. Typically, five drops of crosslinker solution were added for each five grams of silicone-xylene mixture. The crosslinker may be any suitable and compatible agent including platinum and peroxide based materials. The solution was stirred by using the stirring rod until the suspension was homogenous and milk-like. The coating solution was then transferred into a paint jar in condition for application by air brush.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工程师的逻辑 Mar 29, 2009

原文:
“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混捏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ysun
ysun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8:56
English to Chinese
+ ...
几点看法 Mar 29, 2009

谢谢您的评论。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1. “配料比例”可以接受,但“配比比例” 就是冗词(redundancy)。配比的“比”就是指比例。所以,没必要把“配比”与“比例”这两个术语“骈”起来。原文必然是给具有工程背景的读者看的,所以不必担心读者是否知道“配比”为何物、作何解。例如:<
... See more
谢谢您的评论。我有如下几点看法:

1. “配料比例”可以接受,但“配比比例” 就是冗词(redundancy)。配比的“比”就是指比例。所以,没必要把“配比”与“比例”这两个术语“骈”起来。原文必然是给具有工程背景的读者看的,所以不必担心读者是否知道“配比”为何物、作何解。例如:
http://kjj.lishui.gov.cn/11/79957.htm
“2、模具表面层原料的配比:(重量比)
33号胶衣树脂--100份;甲乙酮6-8份;促进剂3-4份;颜料糊0.01 份。”
“将33号胶衣树脂按照比例称量好后,倒入容器内,然后按照配比添加甲乙酮,充分搅拌2-3分钟,…”

2. 在口语中,可以接受“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这种说法,但在书面语中,就显得罗嗦。您对原文提出了不少修改建议,可见原文并非如您以前所说“中文原稿的文字在我看来也极有功夫”,而还是存在着不少改进余地。当然,修改原文不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只要能正确理解其原意即可。在极端情况下,我们还不得不尽量设法使 "nonsense" make sense。

3. 关于“需要称重”这个限定语的使用,我在前面已经表达了我的看法。

4. 至于写文章是否可以“一逗到底”,那得看是什么场合。在某些情况下,就不得不“一逗到底”。例如专利中的 Claims 部分,其中任何一条 claim 即使长达一整页,那也得“一逗到底”,中间绝对不允许出现句号(但允许出现分号)。如果您找一篇英文专利来看一下,您将会发现,其中任何一条 claim 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一个短语。所以,如果中间出现句号,那就会变得不伦不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 Claims 的总标题下,还必须要加上 “What is claimed is:” 或 “We claim:” 的原因。“What is claimed is:” 与后面的每一条 claim 才构成一句完整的句子。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或者忽略了这个细节,才会在中译英时将长句错误地分为若干短句。
http://www.proz.com/post/1088894#1088894

5. 至于主语,原句似乎没有主语,但其暗隐主语是 operator。这种句型在科技文章中非常普遍。所以在英语科技文章中,大量采用被动语态。原译文的主语是 “powders and asphalt”,但 “making use of” 的逻辑主语是 operator。这种不一致是个不小的语法错误。
nyleda wrote:

ysun wrote:

……对于原句,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需要称重”这四个字完全是多余的。如果把这四个字删去,对原句意思不但无负面影响,反而可避免误解。
2. “配比”的“比”就是指比例,所以“配比比例”中的“比例”两字也是多余的。
3. 至于“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既然用了“加入”,那么“内”字就是多余的。“加入到”的“到”字也是多余的。所以“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可以改为“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或者改为“加到混捏机的混捏腔 内”。当然,这些改动并不影响翻译。
4. 关键在于,“把需要称重…的粉料和沥青…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会使人误以为是将粉料和沥青在混捏腔内称重。显然,加入混捏腔的目的是混捏,而不是称重。一旦加入混捏腔之后,粉料和沥 青就已经混合,如何再按照配比称重?而且,如果在加入混捏腔之前不称重,如何能达到要求的配比?所以,最起码应该把“需要称重”改为“经称重”才可避免误解。


原文全句为“在开始的配料工序阶段,采用失重称量法把需要称重且符合工艺要求的粉料和沥青,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到混捏机的混捏腔内。”

隔行如隔山,我没有资格评论原文的对错,但可以讨论原作者的汉语表达风格。先说“配比比例”这个复合词。我理解“配比”是一个术语,其含义大体是,不同材料混合时在总体积或总重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量。这些相对份量的值构成一个比例,如w1:w2:w3...。所以配比是一种特殊的比例。读者可以不知道“配比”为何物、作何解;但读者可以推断“配比比例”必定是一种比例,而不能是别的概念。有些译者可能译不出“配比”,但一定能译出“配比比例”的后一半“比例”。差别虽然微小,但也体现了作者对通讯效率把握。

相类似地,“加入到……内”这样一个动词构造,也是为了方便读者,以取得更好的通讯效果。反之,一个在结构上更为简单的动词“加入”,在连接上复杂宾语之后,将难以保证高效率的通讯。“按照要求的配比比例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这句话的后半部,比前半部难读得多。一个解决办法是同时改写前半部,如“按规定配比加入混捏机的混捏腔”。如果只有一个混捏腔,还可删去“混捏机的”四字。但这样一来,文字的风格就大不相同了。俗话“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可以用来称赞文字结构的严谨。

关于“需要称重”这个限定语的使用,不从专业角度,仅由上下文相关的原则出发,可以理解为承应前文的“采用失重称量法”。从这个承应关系可知,所采用的这一方法要求待配的物料被称重,如果再跟后面的动词联系起来考虑,还可知道这些物料将会被分批次地送进某个目的容器。

附带说明一下,原句是无主句,在汉语中实属平常。省略的主语是“我们”,位置是在“采用”一词之前。这里岔开一句,我知道有人读了大量古文之后,写技术文字,连术语跟术语都要“骈”起来,写成“美文”,那也不去说了,竟然还要一逗到底(标点“复古”?),并且通篇少见主语,走到如此极端,让我无语。回到原句,这个主语,在我看来是可留可省。留下可使语法完整,省去也不影响我阅读。

写给不同人看的文字,其繁简程度可以相差很大。这篇中文原稿行文繁易适当,可读性相当高。惟有所讨论的这句话比较费解。但有时重要文件里的话也很费解,比如“不折腾”。虽然对象和效果不同,一个与行业术语的使用表达有关,另一个实际上是对汉语的(一种)污染,但结果都可用“费解”一词定其性质。

仅适用于我个人,这篇文字可用为写作参考。当然到底好不好,是个见仁见智的事。但别人的批评能强化我的参照系,使之升级,实在是求之不得。

[Edited at 2009-03-29 05:56 GMT]
Collapse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To report site rules violations or get help, contact a site moderator:


You can also contact site staff by submitting a support request »

一个英国人的汉译英试译(以此接得某大项目)






Anycount & Translation Office 3000
Translation Office 3000

Translation Office 3000 is an advanced accounting tool for freelance translators and small agencies. TO3000 easily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s with the business life of professional freelance translators.

More info »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Create customer quotes and invoices from within Trados Studio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helps to simplify and speed up some of the daily tasks, such as invoicing and reporting,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your freelance translation business.

More info »